SU-8光刻胶及SU-8模具详细介绍

2025-03-18 13:34
11

SU-8是一种基于环氧树脂的负性光刻胶,由IBM于20世纪80年代开发,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微机电系统(MEMS)、微流体器件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形成高纵横比(高度与线宽比)的微结构,同时具备优异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一、 成分与光化学机理

  • 主要成分

    • 环氧树脂基质:双酚A型环氧树脂,提供交联后的机械强度。

    • 光酸发生剂(PAG):吸收紫外光后释放酸,催化环氧基团交联。

    • 溶剂(如γ-丁内酯):调节黏度,便于旋涂成膜。

  • 光反应过程

    • 紫外光(波长365-405 nm)照射后,PAG释放酸。

    • 后烘(PEB)时酸催化环氧树脂发生阳离子开环聚合,形成三维交联网络,变为不溶性。


二、SU-8模具的制作与应用

1. SU-8模具的定义

SU-8模具是通过光刻工艺在基材(如硅片、玻璃)上形成的高精度微结构,用于复制其他材料(如PDMS、金属、陶瓷)的微纳结构。其核心优势在于高保真度复杂几何形状的兼容性

2. SU-8模具制作流程

  1. 基材预处理

    • 清洗硅片/玻璃(丙酮、异丙醇超声清洗)。

    • 增粘处理(如HMDS涂覆)以增强SU-8粘附性。

  2. 旋涂SU-8

    • 根据目标厚度选择SU-8型号(如SU-8 2050用于100 μm厚胶)。

    • 低速旋涂(200-500 rpm)均匀铺胶,高速(1000-3000 rpm)控制厚度。

  3. 前烘(Soft Bake)

    • 阶梯升温(如65°C 5分钟→95°C 30分钟)去除溶剂,避免热应力裂纹。

  4. 曝光

    • 使用掩模版(铬版或胶片掩模)定义图案。

    • 紫外曝光剂量根据厚度调整(例如,100 μm厚胶需约300 mJ/cm²)。

  5. 后烘(PEB)

    • 95°C加热10-15分钟,促进酸催化交联反应。

  6. 显影

    • PGMEA浸泡1-5分钟,超声辅助去除未曝光区域(显影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结构溶胀)。

  7. 坚膜(可选)

    • 150°C退火30分钟,增强机械强度并减少内应力。

3. SU-8模具的典型应用

  • PDMS微流控芯片复制

    • SU-8模具用于浇注PDMS预聚体,固化后剥离,形成微通道、腔室等结构。

    • 优势:高精度复制(如10 μm宽通道)、可重复使用数十次。

  • 金属电铸(LIGA工艺)

    • SU-8模具作为牺牲层,电镀镍、铜等金属后,通过化学腐蚀去除SU-8,得到金属微结构。

    • 应用:微型齿轮、射频MEMS器件。

  • 陶瓷/聚合物微成型

    • 将陶瓷浆料或熔融聚合物注入SU-8模具,烧结或固化后脱模。

    • 应用:生物陶瓷骨支架、光学透镜阵列。

4. SU-8模具的优势

  • 高精度:支持纳米级边缘清晰度。

  • 复杂三维结构:可制作悬臂、通孔、多层堆叠结构。

  • 低成本快速原型:相比硅刻蚀或激光加工,工艺简单、周期短。

5. SU-8模具的局限性及解决方案

  • 脱模困难

    • 问题:SU-8与PDMS粘附强,脱模易损坏。

    • 解决:模具表面氟化处理,降低粘附力。

  • 内应力导致开裂

    • 问题:厚胶(>500 μm)烘烤时热应力累积。

    • 解决:优化升降温速率(1-2°C/min),或使用SU-8 3000系列(低应力配方)。

  • 显影残留

    • 问题:深宽比大的结构显影不彻底。

    • 解决:延长显影时间、交替浸泡与冲洗,或使用超声辅助显影。


三、SU-8模具与其他模具材料的对比

特性

SU-8模具

硅模具(DRIE刻蚀)

PDMS模具

成本

低(光刻工艺)

高(需深反应离子刻蚀)

极低(复制成型)

精度

微米级

纳米级

微米级(受PDMS收缩影响)

耐温性

≤200°C

>1000°C

≤120°C

力学强度

高(硬质)

极高(脆性)

低(弹性体)

适用材料

PDMS、金属、陶瓷

金属、聚合物

水凝胶、低粘度树脂


总结

SU-8光刻胶不仅可直接用于微结构制造,其作为模具材料的高精度工艺兼容性,使其在微流控、MEMS、生物医学等领域成为不可替代的工具。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工艺优化(如烘烤程序、显影控制)和表面处理技术,以充分发挥其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