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仪器模板
首页
|
/
关于我们
|
/
微流控设备
分体式注射泵
高精度压力泵
液滴生成系统
电化学工作站
光学成像系统
|
/
微流控芯片
PDMS通用芯片
PDMS液滴芯片
器官芯片
LNP生成芯片
细胞培养迁移
流动检测芯片
Su8光刻
深硅刻蚀
|
/
耗材产品
PDMS芯片打孔器
微流控芯片接头
密封进样瓶
进口管线
芯片夹具
加工配件
|
/
用户支持
资料下载
应用案例
在线购买
|
/
技术专栏
|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专栏
技术专栏
——
Science & Technology
多孔膜集成芯片技术在血脑屏障(BBB)模型构建与药物通透性研究中的应用
2025-03-18
多孔膜集成芯片结合高精度注射泵(模拟血流剪切力),构建三细胞(内皮细胞、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的血脑屏障(BBB)体外模型。通过动态流体控制促进屏障成熟,并检测药物通透性(HPLC/荧光分析),并检测透过BBB后的药物浓度,实现高仿生药物筛选及病理机制研究。一、实验设计核心思路构建三细胞共培养的BBB模型:在微流控芯片中模拟血管腔(内皮细胞层)和脑组织腔(星形胶质细胞+周细胞),通过动...
多孔膜集成微流控双层芯片的细胞培养简介
2025-03-04
使用微流控双层集成芯片(中间含多孔膜)进行细胞培养的流程可分为芯片设计、细胞接种、动态培养和检测分析四个阶段。以下是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一、芯片设计与制备1. 芯片结构设计双层结构:上层为细胞培养腔(模拟组织或血管腔),下层为灌注腔(培养基流动),中间通过多孔膜(孔径0.4-8μm)分隔。多孔膜材料: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PDMS膜,需根据细胞类型选择孔径(例如:...
血脑屏障芯片(BBB)简介
2025-03-19
血脑屏障芯片(BBB)通过三通道设计(血管腔、支持细胞腔、脑组织腔)模拟生理结构,利用高密度微通道增强细胞互作与药物扩散效率。该芯片支持内皮细胞、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结合跨屏障电阻(TEER)和荧光示踪剂验证屏障功能,适用于药物通透性测试及病理模型构建。对比传统多层膜方案,兼具仿生性与高通量潜力,可优化为药物筛选或基础研究工具。 设计结构描述:左侧通道:高度100 μm,宽度200 ...
器官芯片技术综述
2025-03-03
器官芯片(Organ-on-a-Chip, OoC)是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和细胞生物学的新型体外模型,通过模拟人体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为药物开发、疾病研究和个性化医疗提供高效平台。以下从多个维度系统梳理其技术体系与应用进展。一、发展历程早期探索(1990-2010)微流控技术奠定基础:1990年代微流控芯片的兴起,实现微尺度流体精准控制。单细胞培养模型:2000年代初,研究者尝试在微流控通道...
微流控混合器:技术原理、分类与应用进展
2025-03-03
引言微流控技术通过微型化通道(微米至纳米尺度)实现流体的精准操控,在生物医学诊断、化学合成、单细胞分析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微尺度下流体的低雷诺数(通常<100)导致层流主导,传统湍流混合失效,成为微流控系统高效混合的核心挑战。微流控混合器通过创新设计,旨在突破扩散主导的混合限制,其技术发展直接影响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的性能与实用性。本文从混合机制、技术分类、性能对...
三维细胞培养技术:从基础研究到器官芯片的革新应用
2025-02-28
引言三维细胞培养(3D Cell Culture)是一种通过模拟体内微环境,使细胞在三维空间中生长、分化和相互作用的先进技术。相较于传统的二维单层培养(2D Cell Culture),三维培养能够更真实地反映细胞的生理行为、组织结构和功能特性,因此在基础研究、药物开发、组织工程和疾病模型构建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近年来,随着微流控技术(Microfluidics)与器官芯片(Organ-o...
微流控LNP生成技术及其应用领域详解
2025-03-13
微流控(Microfluidics)技术结合脂质纳米颗粒(Lipid Nanoparticles, LNPs)的制备,近年来在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是核酸药物递送)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以下从技术原理、制备流程、应用场景及未来挑战等角度展开详细介绍:一、微流控LNP生成技术原理1. 微流控芯片设计核心结构:常见设计包括T型/Y型通道、流动聚焦结构(Flow-focusing)或混沌混合器(Chaot...
微流控鱼骨芯片
2025-02-22
微流控鱼骨芯片(Herringbone Chip)是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生物芯片设计,其核心结构灵感来源于鱼骨的周期性沟槽排列,主要用于增强流体混合、细胞操控或颗粒排列等应用
微流控细胞迁移芯片
2025-02-26
微流控细胞迁移芯片(Microfluidic Cell Migration Chip)是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设计的生物医学实验平台,用于在体外模拟和控制细胞迁移的微环境,研究细胞在化学梯度、物理刺激或生物信号下的定向迁移行为。它在肿瘤转移、免疫反应、伤口修复和药物筛选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1. 结构与组成微流控细胞迁移芯片通常由以下核心部分组成:芯片材料:常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玻璃或塑...
微流控液滴生成稳定性分析
2025-02-25
微流控液滴生成系统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可分为流体力学、材料特性、系统设计、操作参数和环境条件等几大类。以下是主要影响因素及分析:1. 流体力学因素流速比(连续相与分散相)流速比的波动会导致液滴大小和生成频率的不稳定。两相流速需精确匹配以实现稳定的流型(如滴状流、射流等)。流体粘度粘度过高可能导致流动阻力增大,形成不规则的液滴;粘度过低可能引发界面不稳定(如卫星液滴)。界面张力界面...
液滴芯片的深度解析
2025-02-22
微流控液滴芯片是通过精确操控微米/纳米级液滴实现高通量、高精度的实验操作,其核心原理基于多相流体的界面动力学和微尺度效应,具体包括以下关键环节
微流控实验中气泡的生成机理与去泡技巧
2025-02-27
微流体中气泡的成因与物理机制气泡是微流控实验中的常见干扰因素,其形成与微通道的物理特性、流体动力学及材料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以下是气泡生成的主要机理:1.1 流体灌注与切换引入气体· 初始注液阶段:微通道的疏水特性及高表面张力可能导致液体无法完全浸润通道,残留空气形成气泡(如图1a)。· 流体切换:更换储液槽时,液体界面扰动会夹带空气,尤其在多相流体系中...
微流控流体控制设备全面解析
2025-03-06
微流控流体控制设备全面解析微流控技术的核心在于精准操控微升(μL)至纳升(nL)级别的流体,其控制系统需兼顾响应速度、稳定性、体积兼容性及多场景适应性。本文系统梳理主流微流控驱动设备,涵盖传统机械泵与新型驱动技术,并深入分析其原理、优缺点及适用场景。1. 注射泵(SyringePump)原理通过步进电机推动注射器活塞,以机械位移实现流体输送。流量由活塞速度与注射器截面积决定。优势低成本易操作...
如何连接PEEK接头和微流控芯片
2025-03-23
PEEK接头是微流控芯片芯片进样过程中常用的配件,通过简单的AB胶水粘结快速解决进样连接转换,这种接头使用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对实验人员要求不高,以下教程适用于实验人员用PEEK接头底座对硬质芯片(如玻璃,塑料芯片等)进行进样连接,已经键合或未键合的芯片操作流程一样。准备材料:AB胶水,PEEK接头,PEEK底座,硬质芯片(玻璃或其他塑料),注射器针头,管线。操作流程:1,准备好以上...
微流控系统核心组件:管线与连接技术解析
2025-04-03
微流控技术的成功应用,离不开精密且可靠的连接组件。作为连接芯片、驱动装置及检测单元的关键媒介,管线与接口的设计直接决定了系统的密封性、灵活性及实验结果的稳定性。本文将系统解析微流控管线的核心要素,涵盖分类、规格参数、适配方法及材料特性,为研究人员提供选型与应用参考。微流控连接组件的核心分类流体传输管线专为微量液体传输设计,需兼顾低流量稳定性与抗压性,常见材质包括PEEK、PTFE、Tygon...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武汉简米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8502701786
联系邮箱:jianmizk@126.com
公司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光谷创业街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手机淘宝购买
手机号:18502701786
微信号
snail9016
在线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