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MA微液滴制备优化实验方案

2025-03-12 08:33
11

一、材料准备

  1. 化学试剂

    • 透明质酸甲基丙烯酰(HAMA,分子量50-100 kDa,如HyStem®-HY)

    • 光引发剂(LAP,Lithium phenyl-2,4,6-trimethylbenzoylphosphinate)

    • 氟化油(如HFE 7500,含1% EA表面活性剂,FluoroSurfactant)

    • 超纯水(电阻率≥18.2 MΩ·cm)

  2. 设备与耗材

    • 微流控芯片(玻璃毛细管或PDMS芯片,通道尺寸100 μm)

    • 注射泵(高精度双通道注射泵JSP-02-1B)

    • 1 mL和5 mL 注射器

    • 0.22 μm针式过滤器(亲水性)

    • 疏水处理培养皿(硅烷化或商用产品)

    • 405 nm紫外灯(光强10 mW/cm²)


二、溶液配制(避光操作)

  1. 4% HAMA水溶液(w/w)

    • 称取0.04 g HAMA,加入0.96 g超纯水,避光磁力搅拌(4℃, 12 h)至完全溶解。

    • 储存:4℃避光保存,有效期7天。

  2. 0.2% LAP水溶液(w/w)

    • 称取0.01 g LAP,加入4.99 g超纯水,避光超声溶解(30 s脉冲,冰浴,重复3次)。

    • 储存:分装后-20℃避光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3. 2% HAMA + 0.05% LAP工作液

    • 取400 μL 4% HAMA + 100 μL 0.2% LAP + 500 μL超纯水,混合后避光过滤(0.22 μm)。

    • 注意:最终浓度需验证(如粘度测定),避免气泡引入。


三、微流控液滴生成

  1. 芯片预处理

    • 用氟化油冲洗芯片通道5 min(流速10 μL/min),排出气泡。

  2. 注射器装载

    • 油相:5 mL氟化油(含1% EA表面活性剂)。

    • 水相:1 mL HAMA-LAP工作液。

  3. 流速设置

    • 油相:7.5 μL/min,水相:10 μL/min(流速比0.75,适用于100 μm通道)。

  4. 液滴生成步骤

    • 启动注射泵,先注入油相至通道充满,再启动水相。

    • 初始废液(约100 μL)用离心管接收,待流动稳定。

    • 显微镜观察液滴均匀性(直径目标:80-120 μm),必要时调整流速(±10%)。

  5. 收集与固化

    • 稳定后收集液滴至1.5 mL离心管(20 min,约200 μL水相)。

    • 紫外固化:405 nm照射5 min(距离10 cm,冰浴避免过热)。


四、关键优化点与参考文献

  1. HAMA浓度与交联

    • 2% HAMA平衡可打印性与机械强度(参考:Burdick et al., Adv. Mater. 2013)。

  2. LAP光引发效率

    • 0.05% LAP在405 nm下5 min可充分交联(Fairbanks et al., Biomaterials 2009)。

  3. 微流控参数设计

    • 流速比控制液滴尺寸(油相:水相=0.75-1.5),表面活性剂防止聚并(Zheng et al., Lab Chip 2017)。


五、故障排除

  • 液滴不均:检查过滤器堵塞、流速校准或表面活性剂失效。

  • 固化失败:确认紫外光强,避免氧抑制(可氮气吹扫)。

  • 芯片堵塞:预过滤所有溶液,定期乙醇冲洗通道。


参考文献

  1. Burdick, J. A., & Murphy, W. L. (2013). Nature Communications.

  2. Fairbanks, B. D., et al. (2009). Biomaterials.

  3. Zheng, Y., et al. (2017). Lab on a Chip.

以上实验方案仅供参考